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廉政宣教(2024年第4期)

时间:2024-04-26

2024年第4期

(总第70期)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纪委办公室、监察专员办公室编   2024年4月24日

本 期 要 目

一、要闻要论:

用好这把“戒尺”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的纪律教育

二、深度关注:

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三、学纪守纪:

始终坚持严的基调 全面加强纪律建设

四、勤廉风范:

方志敏: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五、清风文苑:

正心以为本 修身以为基

六、漫画说纪:

干干净净过廉节


 

一、要闻要论

用好这把“戒尺”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的纪律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多次就党的纪律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

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2024年3月21日,习近平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要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全党组织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时的讲话

持续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与时俱进修改监察法,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

——2024年1月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02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要抓好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加强纪律教育,不搞不教而诛,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用典型案例当头棒喝,使更多的干部红脸出汗、知错知止,“见不贤而内自省”,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加强学习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各级组织要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多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深度关注

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部署,要求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再次释放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

紧盯重点问题,靶向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加强作风建设,是同歪风邪气长期而又激烈的较量,必须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改,以常态化的纠治措施常抓不懈,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干部群众感受到风气的持续向好。

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继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对公款吃喝、“舌尖上的浪费”等现象及时严肃处理,点名道姓通报,三次全会进一步部署“对违规吃喝开展专项整治”,再次以小切口明确工作任务,盯住重点、靶向纠治,目标越来越聚焦,工作越来越深入。大吃大喝、拉拉扯扯,不仅群众深恶痛绝,而且潜藏着利益勾兑、成伙作势的政治风险,是滋生腐败的重要“温床”,必须重点铲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政治上认清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性,抓住关键点、打好组合拳,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狠刹违规吃喝歪风。

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既要严防反弹回潮老问题,又要紧盯隐形变异新动向。经过持续严惩严治,发生在干部群众眼皮底下的“四风”问题大幅减少,但也要清醒看到,高压态势下,一些不正之风换上“马甲”、藏入暗处,千方百计规避监督。有的利用微信红包、物流快递、电子提货券等方式收送礼金、礼品,有的借党建活动、学习培训、考察调研、招商参展等名义公款旅游。对于这类“四风”问题新苗头、隐形变异新表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分析研判,善于从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舆情反映等情况中发现问题,一个一个攻山头,一场一场打硬仗,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越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越要彻底清除这些“拦路虎”。从以往强调“深化整治”到二次全会“重点纠治”再到三次全会“重拳纠治”,党中央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的立场坚如磐石,力度只增不减。三次全会强调紧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影响高质量发展、加重基层负担、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现象,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靶向发力。各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摸清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精准纠治、增强实效,打通落实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纠正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

完善制度规范,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提升作风治理效能,不仅要对顶风违纪行为下狠手、出重拳,还要下大气力铲除作风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不断把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把握风腐同根同源,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是党在新时代对正风肃纪反腐实践规律的深刻认识。继二次全会要求进一步健全风腐同查的工作机制,三次全会提出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体现了坚持中的深化。风腐同查是手段,同治才是目的,这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着力提升风腐一体查处的震慑效应、综合效能。同时,做好一体治理的“后半篇文章”,加强类案分析,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查处“四风”问题、腐败案件更加紧密地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形成长效保障。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问题、匡正风气才是关键。三次全会要求,完善细化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惩戒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定性难、查处难问题,着力加强案例指导,完善细化惩戒制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部署任务、督促落实、考核检查等方面完善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机制,形成更加清晰的制度导向,让党员干部多在实效上用真功夫、少在形式上动歪脑筋。

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三次全会部署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内在蕴含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要求,对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点明了努力方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此为契机,开展“四风”问题政策解读、案例指导,使作风纪律要求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

压紧压实责任,有力促进党风政风好转

“坚持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以抓好‘关键少数’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三次全会工作报告突出监督重点,紧盯“关键少数”,有利于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在作风建设中,领导干部具有风向标意义。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落实三次全会部署要求,抓好“关键少数”,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应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内化转化为带头改作风、严肃抓作风的自觉行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领导干部作出表率,既严于律己,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人身边事,又严管所辖、严负其责,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同时,要用好问责“利器”,追究领导干部在推动作风建设上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以抓“关键少数”带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压紧压实责任,还要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深化认识、转变观念。三次全会强调,坚决防止金融、国企等单位公务接待“特殊论”。各纪检监察机关要开展经常性党性教育,坚决纠正作风建设“小节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认识,进一步强化金融、国企等单位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把尺子量到底。

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攻心战。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要纠树并举促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之以恒地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新风正气,宣传先进典型,以文化深沉、持久之力,推进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立足职责推动移风易俗,在全社会形成廉荣贪耻、尚俭戒奢的良好氛围。

新的征程,更要有新的作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切实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三、学纪守纪

始终坚持严的基调 全面加强纪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纪律建设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突出亮点。党中央先后于2015年、2018年和2023年三次修订《条例》,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断完善纪律规矩,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促进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必须以严明纪律作保障。

《条例》旗帜鲜明,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完善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的纪律条款,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充实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增写对搞政治攀附、结交政治骗子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对私自阅看、浏览、收听有严重政治问题资料、情节严重行为作出处分规定……《条例》充实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纪律规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政治纪律是六项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始终把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

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条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利于推动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征程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使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转化为纪律要求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

2018年《条例》施行以来,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指引制度建设,制度推动思想落实。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要求,在第二条增写“坚持自我革命”“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在第四条增写“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条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转化为纪律要求,用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纪律建设工作,有利于增强法规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为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靶向施治重点难点问题,用铁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硬起手腕抓纪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促进执纪执法贯通,用铁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

同时应清醒看到,管党治党还面临一些问题: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问题不容忽视,政治骗子仍有市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依然存在,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统计造假问题时有发生等。

《条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执纪监督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实违纪情形,细化处分规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新增第五十五条对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或者被政治骗子利用,以及充当政治骗子等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在第五十六条增写对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在第九十八条增写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条款;新增第一百三十九条对进行统计造假以及对统计造假失察,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作出处分规定……

靶向施治、精准发力。《条例》立足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新增部分条款,或细化完善部分条款,划定更明确的行为边界,织就更严密的制度笼子,有利于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总结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经验,实现制度的与时俱进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新征程上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实现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纪律建设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党的各方面建设并列,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中央持之以恒加强纪律建设,聚焦“关键少数”抓纪律,健全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管理规范,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治理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纪律建设取得重要的实践成果。

制度源自于实践,丰富的实践呼唤制度创新。

《条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针对党员、干部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增写随意决策、机械执行,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处分规定;规范约束党员网络言行,增写对违背公序良俗、在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的处分规定;增加对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避重就轻行为的处分规定;与时俱进将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调整表述为乡村振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条例》对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最新实践进行提炼总结,赋予了制度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

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浓厚氛围。广大党员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入领会《条例》的重点内容和着力方向,强化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善于斗争,严格精准执纪,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对违反党规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同时,坚持实事求是,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政策策略,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切实统一起来,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四、勤廉风范

方志敏: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2010年9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中,曾展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在狱中写就的《清贫》手稿。参观者在这份尘封已久的手稿里,看到方志敏烈士在回忆自己被捕的过程:“有两个国民党军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拽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我微笑着淡淡地说: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手稿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式”根据地

方志敏战斗的岁月,正值中国革命斗争形势最困难、最艰苦的年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回到赣东北根据地,在弋阳、横峰一带发动农民举行武装起义。

赣东北地区环境较为封闭,极难获得外援。方志敏从当地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928—1933年,方志敏领导开展游击战、地雷战,实行土地革命,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后扩大为闽渐赣苏区)。他在苏区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实行开放的苏区贸易政策,形成了几条开放型贸易的路线;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依靠发展苏区经济、扩大贸易来增加财政收入。

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称号。毛泽东曾经说过:“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从事农民运动比彭湃晚几个月,比我毛泽东早几个月。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当穷人的主席

国民党反动派把方志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把他的家烧、劫十几次。母亲来找他要点钱,他十分内疚地说:“妈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他妈妈听了以后说:“晓得了,明白你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后来,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不幸被捕,妻兄缪镇东向方志敏要四百大洋的保释费,方志敏听后摇摇头拒绝了。他说,哪能拿出这么多钱去送给那批贪官污吏呢?苏维埃政府的钱来之不易,要尽量节约,四百大洋留下来,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其他办法吧。

身居高位不搞特殊,一如方志敏在《清贫》手稿中写的那样: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方志敏以清廉自持,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一点一滴都用于革命事业。为了打退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他带领战士们以竹笋、野菜充饥,坚持与凶顽的敌人斗争。方志敏以身作则,经常教育战士,让大家懂得红军一不为拿钱,二不为贪名,而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来革命的。一次,方志敏要从弋阳去参加贵溪苏维埃代表大会,寒冬腊月里,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这令身穿新棉袄的代表们于心不忍,要给他换件新的。但方志敏不同意,夜里去补了那件破棉袄。后来,代表将新棉袄送来,他执意不收,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

由于废寝忘食的工作,方志敏患了严重的肺病。有一次,方志敏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叫警卫员告诉伙房:“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特殊。”老管理员听了警卫员的转达,叫了起来:“什么特殊?要讲特殊也行!方主席操心又劳累,肺痨、痔疮常常发作,哪个要为这事‘民主’提意见,我来担当!”方志敏感激这位老同志,但仍然把粥端回去了,和大家一起吃糠咽菜。

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1935年初,红十军团在撤返赣东北途中,被七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围困于怀玉山区。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本已带领先头部队奋战突围,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方志敏又入重围。1935年1月29日早晨,陷于绝境的方志敏不幸被俘。

在被关押的6个多月里,方志敏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党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要他写“供词”的纸和笔,凭着一腔热血,奋笔疾书,写就《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0余篇近14万字的文章。1935年8月6日,国民党在南昌将其杀害。当方志敏牺牲的消息传到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时,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为之起立默哀致敬。中共中央代表在大会报告中说:“中国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总司令……方志敏同志的肉体虽被摧残了,但方志敏同志抗日救国的精神,将如日月经天,江河亘地而永垂不朽。”毛泽东晚年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曾做了如下批语:

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清贫,是方志敏一生最鲜明的品格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清风小档案

方志敏(1899—1935),原名方远镇,男,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赣东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曾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等职。

(来源:《清风北京:党史中的清廉故事》图书)


 

五、清风文苑

正心以为本 修身以为基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出自北宋司马光的《交趾献奇兽赋》,意思是内心纯正是做人的根本,完善自身修养是处世的基础。

中华民族历来把正心修身作为人格塑造、做人做事的基础,作为人生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里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层层递进的三重境界:修己以敬是指修养身心,保持严肃恭谨的态度;修己以安人是指修养身心,让自己来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到安定快乐;修己以安百姓是指修养身心,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这三重境界正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说“政者,正也”,为政者首先要考虑“其身正”,才能由为政者的“正”引导全社会的“正”。修身正己一直是儒家不变的追求,希望人们“思无邪”,做到守一以止。

怎样修身?《大学》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穷理”,在具体行为中增长见识;致知是在实际行动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诚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础上诚实意念。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是以端正的心思来驾驭自己,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修身落脚于正心,要求人们要有内在的自觉,有慎独的自律,踏踏实实地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人要立志向学,言忠信,行笃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大学》中的“絜矩之道”、《中庸》中的“君子之道”以及《论语》中的诸多论述,都指出了具体方法。完善的人格不是天生的,气节和风骨也不是一时形成的,要靠磨砺和历练,自我觉悟,久久为功。

内心净化、立根固本,方能力量无穷、行稳致远。苏轼曾在《赤壁赋》中记载了自己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他的一生,对富贵名利泰然处之,跳出了个人得失的小圈子。在赴任陕西的路上,他吟诵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欣然;被贬至黄州,他书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在湿热蛮荒的儋州,他展现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释然……有了这样的格局与境界,这样宽阔的胸襟、坚定的意志,任何威武磨难、富贵贫贱、荣辱毁誉、名利诱惑便都不能摇动己心。

历史一路走来,古圣先贤对正心修身的追求愈发显示出它的价值与意义。“修齐治平”的思想精华注入中华文明的血脉里,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得到塑造洗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中国共产党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1938年秋天,刘少奇在豫西省委举办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上,发表了题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他对演讲提纲进行整理、充实,最后在原有题目前加上了一个“论”字,形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年8月,《解放》周刊分3次刊发全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迅速在党内引起轰动,成为了人手一册的必读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优秀共产党员如焦裕禄、雷锋等,都受到这本书的影响。焦裕禄去世后,人们在他的枕下发现了两部书:一部是《毛泽东选集》,另一部便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共产党员必须清楚地确定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之间的正确关系”“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当我们重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仍可以想象当年这篇长文广受关注的热烈场景,可以强烈感受到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的决心,可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组合拳”,既雷霆惩贪治腐、铁腕整饬作风、持续严明纲纪,同时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做到为政以德、正心修身。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想”是根本。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党员干部只有把外在的“制约”化为内在的“守约”,由“不敢伸手”变为“不会动心”,才能真正做到明是非、知进退、有取舍。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自觉修好党性这门“心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升华格局境界、家国情怀和人生追求,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六、漫画说纪

干干净净过廉节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